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欢迎加入QQ交流群:
压缩机行业论坛 压缩机行业论坛
空压机行业论坛 空压机行业论坛
搜索
查看: 7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品讨论] 智火柴分享:影响工业内窥镜检测效率的因素?

[复制链接]

410

主题

0

好友

5352

积分

教授

Rank: 8Rank: 8

威望
17 点
经验
4117 点
积分
5352
帖子
4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4 17: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采用工业内窥镜进行检测时,通常需要将探头送入待检设备或者零件所在的位置,然后观察工业内窥镜显示屏上的图像及数据,从而判断被检对象表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缺陷,并做出是否需要检修或更换的决策。那么在检测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工业内窥镜检测效率的因素呢?下面重点从一体化手持便携性、照明亮度、探头导向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 w$ l; M+ \. E" t1 H

- F: C' h' B8 z2 K! ?  7 P! M. j! q; c- h% T/ H  [" ?3 P
% x6 |& E, b$ B. O9 K7 S3 e' V

$ `& G1 d) K9 i  j  a2 W
( P# q- t" ~" c. m0 V" ^  X! A: y, u2 N
  一体化手持便携性。到达检测现场后,如果使用的是一体化手持便携工业内窥镜,那么检测人员可以手持工业内窥镜迅速开始检测;但是对于没有采用一体化设计,非手持便携的工业内窥镜,因为显示器和手持机部分的分体设计,检测人员不得不额外执行一个操作:找到合适的平台稳妥放置显示器。由于检测场所情况各异,需要合适的放置位置有时也并非易事,再者如果要对多处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每换一个地方就需要更换摆放显示器的位置,耗时耗力,完成整个检测任务的效率自然也不会高。
' I" V7 n" `" G8 ]! W. a' u2 O. x& G% \4 i- h* K

' y5 ~3 b& K) X$ d& l8 N  N5 U$ n
3 F1 k9 V+ ?- g5 b  照明亮度。被检对象通常是人眼视线难以看到的管道或者容器内部,往往光线比较暗,因此工业内窥镜自身是否能提供必要的照明亮度就很重要了,目前工业内窥镜采用的照明方式主要有前置照明和后置照明,后置照明往往采用大功率光源,亮度充足,而前置照明方式因为空间限制导致小功率光源的亮度不足,在较大空间进行检测时,例如:大管径管道中,往往由于照明不够充足,成像不清晰,无法对被检对象表面情况快速做出判断,因此往往需要长时间检测,反复观看图像,导致效率降低。
* ^1 C( _+ i+ P9 _) W8 F+ P. N" w: ]8 s  A( y- J# A3 F+ c8 O

& Z8 [9 o5 o% s9 Q! C$ p3 x) W6 Z: E; t1 U
  探头导向角度。为了避免疏漏,检测工作往往需要对被检对象进行全面的检测,这时候工业内窥镜探头的导向能力,特别是导向角度,就非常重要。例如:对于仅有4方向导向(上下左右)探头的工业内窥镜,需要多次调整探头的位置,才能将四面八方的情况都探查到;而具有360度全方位连续导向的探头,由于导向角度并不限于上下左右,而是各个方向都可以,且每一个方向的导向都是连续的,因此可以轻松地将各个方向的情况都探查到,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q3 _7 ?6 U! W9 w  x  W

! P0 }/ h& l6 Y' ?7 _
4 u: K; d+ G$ v8 d" j4 A
* B5 M, y2 O: ^0 n: K) O$ ]  以上从工业内窥镜是否采用一体化设计、照明亮度、探头导向角度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工业内窥镜检测效率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影响检测效率的因素还会有其他方面,检测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并选用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的工业内窥镜。0 G1 {( r6 a- S4 [+ s

* S# B: U3 v, i, D% N& a6 }' b$ ^. |
% `3 Z$ `9 c1 t; [* t
5 Z% {' f+ f: |* L# K! z1 N  深圳智火柴科技是工业内窥镜品牌厂家,专业从事工业内窥镜,红外内窥镜,警用内窥镜研发,销售的便携式内窥镜厂家,提供工业视频内窥镜,视频电子内窥镜,管道工业内窥镜,视频管道内窥镜,光纤内窥镜的深圳工业内窥镜生产厂家。智火柴科技更是得到了同行的大力认可,想了解更多关于工业内窥镜价格可以进入我们的网站进行了解:.inzoc点com/,也可以致电我们:185-0305-6313/173-7681-1670$ q; u" ^4 v$ G$ R5 T3 s% F3 J,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压缩机网 ( 陕ICP备12001613号-6 | 网监备案号:XA11394S ) | 联系我们 | WAP

© 2001-2025 压缩机论坛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 | 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研究所

压缩机网 ComVac 展会 《压缩机》杂志 制冷网 康沃真空网 压缩机商城

GMT+8, 2025-2-3 10:58 , Processed in 0.115215 second(s), 24 queries .

回顶部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