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压缩机看保有量和售后服务
0 B/ T/ Z1 W+ O% ^, g
0 l: g. y, P E0 F9 }/ A
* F. {/ h. |* Y! r' @4 B
G5 V# E$ r6 I' N& F) } 压缩机品牌的选择对于经销商和消费者都事关重大,经销商会代理那些可以给他们带来长期稳定收益的品牌,而消费者则应该选择那些压缩机坛的“常青树”,十几年不倒,就像普桑汽车一样。好的压缩机品牌生命力旺盛,不断推出改款压缩机,保有量大,价格稳定、维修方便便宜,服务有保障。消费者买压缩机就应该选择这样的品牌。 压缩机界人士指出,现在市面的压缩机品牌太多,这未必是好事情。“压缩机型太多就没有规模化效应,整机和零部件的价格就下不来,服务的网络就不会很发达,消费者就享受不到买压缩机的实惠和用压缩机的便利。如果竞争白热化,肯定要倒闭一批压缩机厂,相关压缩机主的权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外的情况通常是少数一些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每个压缩机型的保有量都很大,消费者根本不担心今后的使用问题。”业界某销售精英分析说。 国内压缩机销售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专家的说法:压缩机销售两极分化,近十家压缩机厂控制了压缩机市的大盘。与此相对应,少数一些压缩机厂的销量占了整个压缩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压缩机市正在加速凸显集约效应,也许过不了多久,国内所有的压缩机品牌只属于少数几个大的压缩机集团。
; W! n6 K; I8 X; F" ]2 }- K) f6 f8 P 出局的未必是自主品牌' G a9 r; j% d& T" }/ _/ Q: Z
- p/ ]9 t3 T8 | - p2 {0 o$ B1 Z) w* h! x
那么,哪些品牌可以“劫后余生”呢?这个问题存在变数,消费者应综合考虑这个压缩机品牌的口碑、价值以及母公司的市场战略和营销决策能力。这就需要消费者具有远见,能够把握一个压缩机品牌的内涵和走向。需要指出,以后消亡的品牌未必全是自主品牌,不少外资品牌如果市场决策不当、不适应国情,则有可能提前出局。另外,现在知名度高的畅销压缩机型未必就能挺到最后;许多压缩机型需要经过3-5年的考验,其质量和服务水平才会全面表现出来,届时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及市场的反映来淘汰那些华而不实的压缩机厂家。 8 g, W9 g/ K9 S; Q
应提高压缩机市场的准入和退出门槛3 D, k2 F! X( y4 m8 C
( C1 D. {; @7 ]' O; Q8 c
, P8 v1 U+ T& H1 T0 w 业界人士认为,今后的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压缩机品牌将会消亡,业界对此应提早应对。压缩机销售人员则表示,工业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压缩机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门槛,“我们应该完善准入机制和退市机制,厂家退市之前应该处理好善后事宜,保证一定期限内消费者的正常使用,而不能拍拍屁股( v/ F0 X8 Z5 v0 N6 l0 S {4 I6 U
: g; a7 o: J4 h' f5 Z
9 p9 O. m7 n8 s! Z
6 X9 s6 M) M8 ]7 w$ X( `( V4 O4 |0 f2 T
5 s7 _4 J3 Q* g%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9 13:28: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