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72 小时
- 经验
- 4405 点
- 威望
- 2 点
- 压缩币
- 8 ¥
- 最后登录
- 2020-9-17
- 注册时间
- 2014-10-21
- 帖子
- 280
- 精华
- 0
- 积分
- 5237
-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459770
- 威望
- 2 点
- 经验
- 4405 点
- 积分
- 5237
- 帖子
- 280
|
气压控制被广泛的应用,使得空压机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在核电站中使用空压机,可以加大核电站的生产效率。面对当前国家陆续开放核能行业,核能行业用空压机将迎来大市场。
$ b9 \+ r2 K1 e S* n$ K5 E3 P* W! n8 g$ m
从铀矿开采、铀纯化转化和浓缩、燃料元件制造、在运在建核电站、后处理,以及核技术应用,核工业创建60年、核电发展30年以来,整个核能产业首次集体“亮相”,将面向公众的开放活动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 v* Z, ~( \) B4 K% `# T8 z7 A" ?6 N9 [% U1 q/ B9 c. S
在7月27日-8月7日的近两周时间里,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坐阵”指导,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华能集团“搭台”组织,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正在全国掀起一股“核”潮。通过“对话和答疑”、“体验和参观”,公众近距离接触、认识我国核能产业链,感受并了解核安全,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良好互动传播机制。
: L5 S% s+ T5 X
) \1 L; V9 {2 Q; k 2011年福岛事故发生后,核能核电在中国面临了巨大的的信任危机,公众谈核色变更加明显,对核能核电的质疑更多,对核安全的诉求也更强烈。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众接受度成为影响核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核电到底安不安全、会不会泄漏?内陆核电会不会污染江河?核电站用过的燃料怎么处置?核电站退役后会不会影响自然环境?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核能行业面前:如何回答公众,如何让公众认知和了解核安全文化,如何为核能事业发展培育阳光透明的舆论环境……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行业学会、协会,从企业到媒体,都清晰意识到,过不了公众这一关,做不到透明公开,核文化就依然是神秘文化。5 S" h1 D B& X8 {! Z9 Q
% ]5 F! Q1 j3 F3 L% W' R& o 核电清洁、高效,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在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中国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资源枯竭的现实,以及碳减排任务的压力。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要求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能效,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代价。国家清晰地认识到核电的优势,做出了在安全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的决策,并且进一步明确核电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即到2020年,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未来,核电装机规模将继续扩大,不仅沿海,内陆缺乏资源能源的地区都将依靠核电解决问题。因此,自2012年核电初步重启到2015年真正破冰,核能行业已经将核安全科普和公众沟通作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前提,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如核电微旅游,核电大篷车走进社区、核电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知识变身教材、公众开放日活动等,虽然是零星开展,但积累了宝贵经验。
% j' V, p% U+ c. o7 |; Z5 }# a7 K! \3 L
今年的集中开放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半,业内认为,企业在模式上的创新已经初现端倪,不同方式可能产生不同效果,也可能产生一致效果,关键在于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总结经验,查遗补漏,使公众沟通从一个高度能走向另一个高度,为中国核能事业发展增加后劲。/ }$ k+ H3 l/ ~; z1 \
! H+ M2 B' c3 e4 j- O, d! S! O3 {
空压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是提供动力的机电设备。空压机将动能转化为气压能,主要就是生产压缩气体。空压机是核电站中重要的设备,很多核电站都需要空压机进行合作使用。核电站要求工作现场的压缩空气能够满足机组在正常运行,停堆维修以及安全壳压力试验等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用气。
# L6 f) Q" c/ S. A- ~, d$ u4 i3 d) O2 S# ^6 L
据此,有分析认为今年的集中开放活动将为核用空压机带来商机,压缩机企业应及时调整市场方向,促进企业转型和升级。
; u& S( i4 n$ ?5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