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6 小时
- 经验
- 780 点
- 威望
- 2 点
- 压缩币
- 11 ¥
- 最后登录
- 2014-10-27
- 注册时间
- 2014-9-1
- 帖子
- 131
- 精华
- 0
- 积分
- 1178
- 阅读权限
- 80
- UID
- 464110
- 威望
- 2 点
- 经验
- 780 点
- 积分
- 1178
- 帖子
- 131
|
是争享盛宴?还是抢食残羹?摆在中国润滑油企业面前的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X" _+ M k; s& [& a: [$ v
据保守统计,中国的润滑油市场需求每年达到500万~600万吨,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润滑油第二大需求国,而在欧洲市场需求下降,7 L; _ V. [1 d6 E+ E/ g
( W4 g- C/ j% c( }5 Z" d! }北美市场增速几近停滞的背景下,中国每年4%~5%的增长速度也让众多油企趋之若鹜:壳牌就于近日放言,预计2015年之后,中国有望0 d% b0 N5 A) F- j, c" E
+ M/ ^0 z( [' l6 q A N
成为壳牌全球第一大润滑油市场。$ u; l, x6 v n+ m/ [: f
巨大的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是喜忧参半——占据80%的市场份额,但是却只能分食20%的商业利润——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国内# }( d* ]9 V; t+ p% A
) N/ s. | X6 I5 N$ `0 t8 |企业一度以价格厮杀来挣扎求生。“大家都竞相大放血,没有谁敢比血多”的评论足以见得竞争的惨烈程度;而在原油价格持续升高( T, _; F+ T( N8 y! f" x
! s( q4 j& M T: B. \4 Q/ _
的一段时期,国内个别企业更是不乏出现原料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的蚀本惨况。
; W9 L# M& s& [8 g% c无怪乎李亮耀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中国润滑油企业一定要争取合理的利润空间,否则会损伤整个行业发展。”, z6 E( y! G9 O J! C& r* Y
据业内人士介绍,润滑油90%以上的生产成本来自于原材料,这部分的成本消耗是刚性的、很难削减,这也就意味着,润滑油的价格降
) \) m. n% k$ X' s3 t' |. v3 n
) V/ O, [8 y- S; U q5 { Q) ~. W低极少能通过相应的成本降低得以转移,单纯降价只能造成对企业利润的侵蚀。其他制造行业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尽管成本调整的空! m* t" `% @6 F! P7 l$ p
; x; Q, B; D/ _# B
间可能不会如此逼仄,但是伴随着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渐次消失,进一步的成本控制也有心无力。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企业、客
: Q( D% u" O L9 S9 e2 B0 f9 H1 f R1 L, O3 g1 _) o! G4 t
户、消费者甚至整个行业的多败俱伤,以最近发生的多起风机质量事故为例,低价中标使企业无利可图,只能以次充好,以牺牲质量% X: k' n, N2 k2 H- S
1 p9 f3 J2 E' }4 c9 K' s6 O
、无视风险的代价支撑价格拼杀。" P' M* ?$ ]% K5 D% a+ q; s
因此,是时候来反思一下“价格战”的竞争模式了:价格战可以短期卖出产品,但无法长期赢得客户;可以暂时赢得市场,但无法巩
+ w3 U& b: N4 O2 v. s, X# j8 S5 O1 X ?, X4 t0 x6 I
固品牌商业地位;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却无法持续获得生命力。经历价格战洗礼的长城润滑油更加清楚其中的“弊大于利”,也更能# d, v! S2 G6 |1 C& T: X3 ^6 R& A
* `6 L h5 K- K- l2 O- \2 z理解品牌的分量。“传统的制造领域也应该吸纳苹果公司的模式——提高产品的品牌力。”李亮耀表示,“我们的产品可能不会像苹& x1 s9 m0 I s, D" z
4 i/ g, E y5 W
果那么有个性,但是创新的理念是一样的。”
. w/ E1 _2 [0 a6 A$ J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引领下,长城的品牌建设之路也初具成效,今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1年(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
* _: o* U1 |6 n' C. c3 Q: Z6 _9 J$ f
% {) A; X2 D$ `$ l5 `1 m牌排行榜上,长城润滑油以174.3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其中,这个数字与2004年相比,将近后者的3倍。
# V5 d0 R1 |6 v0 }; v# E# t“价值战才是行业竞争的重中之重,品牌既是战略的事情,也是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关键战术途径。”李亮耀对此深有感触,比如长
% i: T5 g# c: F; g* }1 ~+ ?& h6 x5 @0 _( C
城润滑油此前1万元/吨的SJ级产品,升级换代到SM级之后,每吨的价格就有高达50%的提升,而事实上,两种产品的成本却相差无几。) D' d) o+ V$ I$ t1 L
) w# u& I( V5 Z
重要的是,后者更加节能环保,更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K; t$ i ]+ o: g+ m# Y
' z. Q9 k5 N d5 g3 K本文章由 .bbxmysj点com 蚌埠鑫贸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转载提供 联系电话:13855269501 吴经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