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的运行、维护、管理 " e; a$ A% T; i/ M$ T i3 ~
第一节 概述
, H+ M$ i" j+ Q, a, f
; ^! A, ~* ?. K/ m' ? 离心压缩机组的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其运行状况决定于机组本身的特性、工艺管网的配合性能和安装质量等条件外,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员主要应作到:. r d& ?. z; ^; U
1、严格按照按照编制的规程精心操作,正确开、停机组,确保安全运行。& u0 a' y$ j7 c3 Z+ m
由于压缩机组的类型和驱动方式不同、用途不同、开停车的操作方法不同、运行条件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应根据机组的特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以及试车的记录情况等编制出自己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
6 q6 t& F: N7 [2 _9 e; v 2、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观察机组各类检测仪表显示的参数并做好记录。并按照点检标准要求点检。5 u! }2 S8 F2 v( e
3、加强设备运行中的维护。
, ^7 x2 y, a. j 4、配合检修人员作好大、中检修工作。查处设备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然后对其进行总结。
0 m3 e2 d0 @1 M4 l: u/ f1 U5 r3 B: \+ X7 R& G+ `: a' p
第二节 试运行 ) Y D. U. ?1 ?$ P6 U
试车的目的" a5 }( I! ]5 b' U$ ?3 F
安装及检修完毕后,必须进行严格试运转,其主要目的:9 I+ y. }9 Z! U
⑴检查设备各系统的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 L2 I/ Y& R$ K9 v+ |8 z⑵检验和调整机组各部分的运动机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f8 c1 r2 D3 Y4 v7 G; c9 d3 v
⑶检验和调整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装置的正确性和灵敏性。% M/ u: }* F# W. U. w) z4 s
⑷检验机组的油冷系统,工艺管路系统及其设备的严密性,并进行吹扫。. p6 D4 O; D% ?% f
⑸检验机组的振动、轴位移、轴温、压力等工艺参数指标及其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质 量进行全面的考核。$ |% g8 d, s* h* a, C" b8 p
另外:⑹由于氧气压缩机对安全性的特殊要求,必须进行严格的以氮气为介质的试运转,在试车中应严格把求质量关,对发现的问题应查找原因,积极处理。以保证在绝对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进行氧气试运转。+ R) {- h1 T- j: [0 z/ K
试运前的准备
4 K( y: y! i c( L h" q* x ⑴试运人员的组织培训,作好试运方案。
( L3 u; Q! {$ j# H6 Y3 D1 R ⑵单体试运。3 l2 T0 ?# f v3 @, R% t, x
⑶机组安装或检修后机械方面具备试运条件。
" g/ c+ E9 y2 V+ w ⑷工艺管路的吹扫。( T6 p/ D8 f) @7 M8 @
⑸油系统的清洗调试。 X0 z Y3 Q3 k7 P5 q
⑹工艺、电器、仪表系统的检查。
6 t* ?$ f3 a# v2 B 试运中及试运后的检查0 I4 o) E6 T$ B/ l; R+ D. f4 D2 K
压缩机组进行试运中及试运后,应对机组进行全面的检查、处理.主要包括:* S6 k1 X" Q5 w
试运中:
# B; j _; U: l5 i加强对电机、压缩机运行参数的检查、到现场的检查与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并作好记录。
: x. S7 q# y( g4 p试运后:根据试车情况# {7 D4 X# ?& Y4 ~& \$ @6 U
机械:检查轴承、齿轮接触面、密封、连接对中等情况,检查试车中的异常部位。
1 \$ o7 U4 l2 V1 q仪控:仪控联锁是否灵敏安全可靠。
. |+ I' q: ]7 Y) Y. H: k) |电控:对主电机检查。
! B! F m$ X6 |, Z" \' } S综合:处理发现的问题, F- l2 z! I: M9 R2 Y
压缩机组经检查后,还要进行再次负荷试车,稳定性试车,试车时间达到规程要求,经有关人员认定合格,即可填写合格记录,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 - v! w. D* `8 _
, g; n/ Q8 ~# I' M* p, l. p第三节 压缩机操作规程 9 b$ O6 C$ W/ K
+ j; g9 Q% Y8 z% J& t9 J. P k
参阅编制的各压缩机组的相关操作规程。(23500规程待编制) . e! c. a/ }& ~+ b. j3 r2 ^
$ i! f" {5 z: _0 q- L/ x
第四节 运行检查、维护与管理 + U# C: D# O( N( O0 D6 S
9 y3 Z$ i$ D. ]$ {
离心压缩机是一种庞大、结构复杂、高速运转、高压、大流量的机器设备,日常必须进行全员的综合检查、维护与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 T" M: u+ z, r( l ㈠运行检查、维护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与岗位维护规程作业。
1 w9 x0 E$ J0 u4 E$ \$ G" D1、检查机组运行参数、信号指示、运行设备
* v) |4 I; ?3 l3 {- {6 | 进、出口工艺气体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压差);6 _; @" a: d5 ]- P! }5 w6 B
机组振动值、轴位移、轴承温度;+ P, M2 A5 w5 P6 h5 H# }1 @
机组气、油、水路阀门、导叶开度;
# J( B' w5 L. Q( O: J/ \* v% b* I 检查油、水系统的压力、温度以及油路压差等
5 d3 y3 X* _9 W! ~! e8 i 微机阀门、运行设电器以及就地盘指示灯。3 O3 f5 s+ O6 V, V4 M, V
厂房、隔音罩通风机的运行情况。
: s- l7 e8 i) q9 c% H+ ~6 @& D2、现场运行点检、日检、周检以及综合检查5 x$ K; G" C4 C. R$ p3 n6 S
机组在正常运行中,要不断的监视运行变化,经常注意运行的变化趋势,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运行。 2 D" Q% `& s, V
3、冷却系统的操作、维护与调整
$ P; M5 b1 l- T. ?0 l5 x7 }* K⑴参阅操作规程作业,正确调节开关阀门、调整水量、水压、水温至正常范围。
1 a: A% t: T5 k# T⑵维护与调整* U1 o. M4 L1 R b; W$ y
A、风冷:主要是电机除灰。
# B$ p( t4 b3 m7 l' b5 p+ }+ n B、水冷方面,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很多问题,如:* Z) u- ]+ ?5 W. f
中间冷却器水侧结垢、水侧堵塞、气侧脏污、水流量减少、进水温度升高,这些情况出现时,都会影响冷却器的换热效果。需要检修清洗。3 U" {$ {4 h6 H4 x
4、润滑系统的维护:
3 S2 z' l) T, _⑴油箱检查:
( ?, y7 u- H+ D& F' t0 R油位:保证各机组运行中,主油箱油位在2/3以上。对于氮压机,因主电机轴承依靠轴承油箱内无压油润滑,应注意电机油箱油位偏低时及时补加。0 i t" h8 R0 @9 D* ?$ M( }7 M
油质:根据规定,3个月化验一次油质。
- h0 y) k; z/ C [* p⑵油泵检查:无异常声响,测量振动速度应<2.8mm/s。
5 h$ N0 K+ U, h⑶油冷却器检查:油温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调节,油冷却器工作正常,无跑、冒、渗、漏,并在年度检修时对油冷却器清洗。, N9 \2 I+ N" z- h5 A$ W% Y9 M
⑷油过滤器检查:油过滤器阻力<0.15MPa,并在年度检修时清洗或更换油过滤器滤芯。# i8 |5 t, H" B+ H" L3 _) i9 h
⑸注意季节、昼夜温差对润滑油温的变化,要缓慢调整,以免对压缩机组振动造成大的影响。- o H4 n+ E- W1 _4 U/ k
⑹注意润滑油路系统的跑、冒、滴、漏对运行参数的影响。, n% o& v; _' K; [2 D
总之,在压缩机组的辅助装置中,润滑油系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做为操作、维护压缩机组的相关人员,应该在机组检修后,对润滑油系统进行全面、认真的调试工作;在机组正常运行时,认真点检、加强维护、按照规程操作。' U4 Y; K; R$ R* `! B* F
5、尽量避免带负荷紧急停车、
& z: s" _ R5 a& q* Y' O- U& t 机组运行中,尽量避免带负荷紧急停车、只有发生运行规定的情况,才能紧急停车。当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后,应严格按照紧急停车规程检查。
$ g& F( `$ [5 C0 l 附录 :操作工的日常工作部分择录
; ~8 Z, h' s3 D$ w ⑴环境温度高时,应检查空透的冷凝水排放、空气过滤器的排灰情况。
8 P J% P. k0 H: P& m/ H ⑵振动曲线趋势图的绘制。) U! o4 f4 b* O, n
⑶气体冷却器温度、油温、油压的调整。
$ g2 Q: W( I( @7 v$ A8 M1 S8 V6 r% b ⑷主电机振动速度的测量。
& H% F# ^9 Z* e8 I W, C% } ⑸机组润滑油的补充。* R; ]0 i: t6 `* Y
⑹设备卫生的清洁。应注意:擦设备时不要靠近运转部位;不要用有油污的布擦气体的管路、缸体;不要触动仪控线路等。
* g; R3 Q% ^. I; P6 m ㈡ 管理2 I0 z; E% q7 A5 y, \ k# D& G
1、建立压缩机主辅机的设备档案,主要包括:
/ ?; q. T1 N$ S6 s3 B( a% N$ Z ⑴压缩机主辅机的规格、型号、制造厂家、出厂编号及日期、设备重量、价格。7 P# T) t6 ]7 T7 c! t
⑵设备主要系统、结构、零部件图纸
1 v" f& S" G7 i. {+ P1 @ ⑶主要技术参数及其性能曲线! g- |4 J9 q3 K5 A
⑷主要部件的材牌号、成分、机械性能、耐热、耐腐蚀性能。" B0 c9 x+ q0 i( u) x" Y
⑸安装前质量检查、安装记录、日期和验收记录。
. W% t6 X% G& S- z+ J5 A3 W ⑹试运记录、次数以及累积运行时数。
* S* w' g E1 C- e% m( t9 z8 p* L7 R; D ⑺开车投产记录、日期。
7 ], g5 I; H B ⑻设备规程5 Z) b: o6 M- b0 K) s$ E- V
⑼润滑记录 b3 }4 H5 J E- g
⑽设备检修方案、记录以及总结等。: C6 |- l: _) o+ N0 f' w
设备技术档案要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 v4 j4 [5 v( \, A1 p" w2、设备备品、备件的管理
1 c: a. C+ c3 T; k8 U 每台压缩机皆应根据实际具体情况。编制备品备件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储备足够数量备品备件,加强分类保管和管理,防止变形、锈蚀和损坏。& O! E( |# C: D8 Y
3、开展设备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升级
* R: x" `2 m' p4 R+ h3 {. b Y 组织各人员开展设备技术改造,但改造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和科学的分析,经过严格的审批。逐步消灭设备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程度。
# Y( d3 l9 ~7 N& X; J& Y4、设备故障、事故总结
) `( G* I$ i0 K& O1 H 及时总结问题,加强交流,吸取经验,防止类似故障、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