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欢迎加入QQ交流群:
压缩机行业论坛 压缩机行业论坛
空压机行业论坛 空压机行业论坛
搜索
查看: 30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2年中国空调压缩机产量预计达2700-2800万台

[复制链接]

29

主题

0

好友

2997

积分

硕士

Rank: 6Rank: 6

威望
1 点
经验
351 点
积分
2997
帖子
1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7-23 22: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空调也要好心脏。”作为空调器心脏的压缩机事实上一直在把握着空调市场的脉搏。毕竟,压缩机的品质决定了空调的档次,其价格更占到了成品机价的1/3。自1995年以来,中国市场上的压缩机一直供不应求,成为制约空调制造业的“瓶颈”。而现在,这一供求“瓶颈”正在被冲破。
    据年初各压缩机厂家公布的生产目标,今年空调压缩机的产量预计达2700万台到2800万台,而去年国内空调市场的销量为1400万台,加上出口,也不过2000万台,即便是今年的出口量预计可达700万台,但过剩也已成定局。国内最大的空调器压缩机制造商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建芳说,空调压缩机供求关系的变化始于近年来行业投资规模急速扩容、生产能力的成倍释放。这家占据国内市场1/4份额的行业“龙头老大”,去年的空调器压缩机产销量突破500万台,到2003年的产能将达到600万台。据可靠消息,上海日立还将募集8亿元资金投向8个项目,其中最大的2个项目均为压缩机。几乎同时,日本松下将其在美国的工厂迁到了广东松下,预计2003年的产能将达到600万台;日本东芝在广东美芝也投入3亿元进行第一期扩产,到2005年可实现年产500万台。而韩国LG、日本三菱、三洋等一批压缩机重量级生产商亦纷纷扩产,朝着年产两百万到三百万台的目标攀升。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空调产能向中国这个全球制造中心转移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中国生产的空调已占全球空调总产量的50%。跨国公司除了看中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外,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空调消费国这一巨大市场更有兴趣。日本的日立、三菱、大金、富士通将军,美国的飞达斯,以及夏普、伊莱克斯、美标等知名品牌的空调生产商已纷纷在上海、浙江圈地扩产。据上海日立电器的一位高层人士说,日本的空调企业近期还将加大向中国转移低档空调生产的力度,直至完成全部空调生产基地的西移。
    然而,与世界空调制造中心很不相称的是,目前国内空调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进入门槛很低。海尔、格力等前十强的市场份额总和也不过60%,前三强只占40%的份额;而在冰箱业界,海尔、新飞、科龙、美菱“四大家族”就占据了整个市场7成份额;微波炉行业格兰仕、LG、美的三巨头更是占据了整个市场9成份额。空调行业因为产业集中度低,利润驱逐资本纷纷进入,以至百万元就能组装空调,目前中国市场上有300多家厂家在纷争市场,从而导致了整个空调产业陷入技术“同质化”的低级竞争。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世界制造基地的机遇与压力以及改变低产业集中度的需求,使得空调行业必须寻求变局。
    与往年相比,今年空调市场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压力之一来自库存。2001年,中国空调业产销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产量与国内外市场销量均首次突破2000万台大关,但库存的比例也在大增。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建芳说,空调是个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就传统的生产模式而言,在淡季作一定的储备是必需的,但若在夏季仍不能出库,则积极的储备便成了巨大压力。据调查,去年八九月份旺季已过时,全国空调的存量仍在600万台左右,到冬季时虽有减少,但至今年5月份,库存又回升到600万台,大约相当于去年空调市场实际需求量的1/4。
    压力之二来自天公。到目前为止,今年没有出现历史上连续的局部地区持续高温。整个6月份,西北、华南等地不断出现洪灾,高温迟迟未现。由于预期的消费高潮没有到来,不仅去年的库存没有清空,今年的新增产量亦未能脱手,压力在不断地累积。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空调行业的实际产能已高出市场需求产能的40%。
    对于空调厂商而言,从表象上看,“降价还是不降,已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更深的意义是,利用价格整合市场,尽早在变动中存强汰弱,提高产业集中度,则更有利于整个空调产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压缩机今年首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也使得空调的降价有了物质基础和空间。上海日立的沈建芳总经理说:“我们的降价已全部让给了空调厂商,他们完全有更大的降价空间。”毕竟,压缩机价格占到空调机成本的1/3。
    业内人士指出,一线品牌机再不能如从前一样顽固地坚持利润底线,“不趟价格洪水”,只有一线品牌大幅降价,“逼迫一大批小规模的二三线品牌企业出局,不让其冬眠”,否则将坐失时机,放任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泛滥,最终损失的还是一线品牌。
个人意见,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压缩机网 ( 陕ICP备12001613号-6 | 网监备案号:XA11394S ) | 联系我们 | WAP

© 2001-2025 压缩机论坛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 | 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研究所

压缩机网 ComVac 展会 《压缩机》杂志 制冷网 康沃真空网 压缩机商城

GMT+8, 2025-1-23 17:30 , Processed in 0.126677 second(s), 23 queries .

回顶部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