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欢迎加入QQ交流群:
压缩机行业论坛 压缩机行业论坛
空压机行业论坛 空压机行业论坛
搜索
查看: 38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上死得最猪头的十大文人

[复制链接]

28

主题

0

好友

826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威望
0 点
经验
196 点
积分
826
帖子
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6 17: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屈原 最干净的猪头 <br/>   屈原有严重的洁癖和变性倾向。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作的,这话其实不是贾宝玉说的,而是屈原说的。屈原为了让自己更干净一点,经常去河边洗头发和洗脚。他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异性恋,所以喜欢一个人到处溜达。那个时候医学还不发达,屈原对自己的状况觉得很郁闷。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他的政治生命,屈原决定告别官场。跳了几次江,因为太轻没死掉。最后他抱了块大石头,终于死掉了。 <br/>  点评:在那万恶的战国时代,屈原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并勇于提前尝试抑郁症,为我国的医疗事业作贡献,实在是可歌可泣。 <br/><br/>2、 李白 最痴情的猪头 <br/>   天蓬元帅转世。如来佛祖怜惜天篷对嫦娥一番苦心,不惜随三藏通过长征锻炼身体磨练心智以表执着,特赐给了他八斗熠熠文采,附赠六尺伟岸之躯,希望他在红尘中得一知己了却心愿。然此公虽然遍游名山大川,尝尽人世繁华,但痴心不改,只爱美酒不爱红颜。喝酒就喝酒,还喜欢撒酒疯。终于有一天,李白同志跟圈里人聚在一起喝高了,他踉踉跄跄地跑到了湖边,看着天上的月亮,诗兴大起,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说完,我们光荣伟大的李白同志就“扑通”一声地掉到了湖里,从此再也没出来过…… <br/><br/>  点评:李白同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然最后想出来的两句诗最后还被苏轼剽窃了) <br/><br/>3、梁左 最爱玩的猪头 <br/>   大人们从小就教育我们,玩要玩好,学要学好。于是梁左在写好剧本之余,经常思考,怎样才能玩好。他发现明星们都爱去keyao,貌似很好玩的样子,他也尝试了一下,果然很high。从此乐不思蜀。终于死在了从酒吧回家的路上。 <br/>  点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br/><br/>4、苏轼 最贪吃的猪头 <br/>   苏先生小时候家穷,老是饿肚子。长大后当了官,条件改善了,见啥吃啥,一吃就吃个没够。有次去岭南,苏先生见到了一种水果叫荔枝。苏先生惊喜道:“哇!真甜哪!”然后就一口气儿吃了300颗。米芾先生知道苏先生贪吃后,买了一堆好吃的请苏先生吃。苏先生那时年事已老,又碍不过面子,只好硬撑着。最后不幸撑死。 <br/>  点评:家中常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br/><br/>5、唐伯虎 最风流的猪头 <br/>   唐伯虎一生最爱的事,一是作画,二是风流。最后一天他估计自己快死了,先找了张画纸,在上面画上了一个句号;随后叫来了春花秋月两位美眉,抱着二位美眉纵身跳到了床上…… <br/>  一代才子唐伯虎就这样死在了床上。 <br/>  点评:男人,也就能做到这样了 <br/><br/>6、梁启超 最偏执的猪头 <br/>   梁启超作为中国的第一海龟,终生以弘扬西学、改变中国旧体为己任。话说梁先生晚年不幸得了尿血症,中医说咱中医讲究的是把脉开药;西医说咱西医讲究的是哪有病切哪。梁先生坚决拥护西医,毅然决定割肾。割完肾发现还没好,医生说还得拔牙。拔完牙还没好,梁先生问:“接下来割哪?”医生说:“没什么可割的了。”于是病最后也没治好,梁先生就死了。死前梁先生怕大家笑话他,坚决不让别人把这事儿说出去。 <br/>  点评:请服用汇仁牌肾宝,我好,他也好。 <br/><br/>7、三毛 最有创意的猪头 <br/>   浪沙袜业请三毛设计广告,三毛跑到撒哈拉转悠了一圈也没想出灵感。浪沙老板怒了,骂三毛道:“哼!追王洛宾没追上,广告也没设计出来!”三毛一气之下,想出了这个广告创意。 <br/>   点评:浪沙丝袜,不仅是吸引 <br/><br/>8、张爱玲 最调皮的猪头 <br/>   小时候喜欢玩捉迷藏,别人老找不到,觉得无趣,发誓要出名。长大后写了好多书,终于出了名,可是总是无处可藏。于是决定认真玩次捉迷藏。结果等到死也没有被发现。 <br/>  点评:玩的就是心跳。 <br/><br/>9、顾城 最残忍的猪头 <br/>   天下第一刀客,斧头帮帮主。希特勒之子。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乃父给了他一把玄铁斧头。于是他在一个同样漆黑的夜晚灭掉了几百只鸡,然后砍倒了几百棵树。由此得到灵感,写下了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话:黑夜给了我一只黑色的斧头,我用它在黑夜剁掉别人的头。最后灭掉了她老婆和自己。 <br/>   点评:我就是殡仪馆馆长,我等你好久了! <br/><br/>10、王国维 最令人尊敬的猪头 <br/>   王老先生当世,为清帝知遇。然世道瞬变,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先生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此真文坛巨擘也。 <br/><font color="#ffffff">自</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4330

积分

博士

踏梨班-班长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 点
经验
1024 点
积分
4330
帖子
378
2
发表于 2007-3-6 12:51 |只看该作者
hao&nbsp; [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压缩机网 ( 陕ICP备12001613号-6 | 网监备案号:XA11394S ) | 联系我们 | WAP

© 2001-2025 压缩机论坛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 | 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研究所

压缩机网 ComVac 展会 《压缩机》杂志 制冷网 康沃真空网 压缩机商城

GMT+8, 2025-2-3 03:49 , Processed in 0.106412 second(s), 23 queries .

回顶部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Baidu
map